供應商差異: 不同供應商采用的字符印刷/雕刻工藝、油墨/激光參數等存在差異,導致字符顏色深淺、粗細、對比度等不一致。
工藝波動: 同一供應商不同批次、不同生產條件下,字符印刷/雕刻質量也會存在波動。
環境干擾: 元器件表面灰塵、污漬、反光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字符圖像的清晰度和識別難度。
檢測標準單一
傳統AOI系統: 通常采用基于規則的傳統圖像處理算法,依賴于預先設定的字符模板和固定閾值進行比對,難以適應字符圖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缺乏自適應能力: 無法根據不同的字符特征和圖像質量動態調整識別參數,導致誤判率居高不下。
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用基于深度學習的OCR字符識別技術和自適應光源技術,提升AOI系統對字符圖像的識別能力和適應性
優化算法-深度學習OCR算法
采用基于深度學習的OCR字符識別算法,例如神州視覺AOI搭載的先進算法,能夠學習海量字符圖像數據,自動提取字符特征,識別不同字體、大小、顏色、背景的字符,有效提升識別準確率。
自適應光源
根據不同元器件的字符印刷/雕刻工藝,自動調整光源角度、亮度、顏色等參數,優化字符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為OCR識別提供高質量的圖像輸入。
問題描述:在AOI(自動光學檢測)過程中,算法模型中的閾值設定與實際工藝標準不匹配,會導致以下問題
漏檢: 閾值設置過松,導致部分嚴重缺陷無法被檢測出來,存在質量隱患。
誤報: 閾值設置過嚴,將一些輕微缺陷或正常波動誤判為不良,增加人工復判工作量,降低生產效率。
舉例說明: 以焊點偏移量檢測為例,如果偏移量百分比閾值設置過嚴,可能會將一些輕微偏移但功能正常的焊點判定為不良;反之,如果閾值設置過松,則可能導致一些嚴重偏移的焊點漏檢,影響產品可靠性。
原因剖析:造成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算法參數設定的合理性和算法本身的局限性
參數設定不合理
算法模型中的閾值參數設定缺乏科學依據,未結合實際工藝標準進行調整,導致檢測結果與實際生產情況脫節。
算法局限性
單一算法難以滿足各種元器件、各種缺陷類型的檢測需求,難以兼顧檢測精度和效率。
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用分階段調試算法和多種算法融合的策略,提升AOI系統的檢測精度和適應性
分階段調試算法
初始階段: 適當降低閾值,提高缺陷檢出率,避免漏檢。
優化階段: 逐步收緊閾值,通過大量樣本數據驗證和優化,減少誤報,找到最佳平衡點。
采用多種算法
算法庫: 例如神州視覺AOI采用40+種深度學習算法,構建了豐富的算法庫。
精準匹配: 針對不同的元器件類型、不同的檢測部位,選擇最合適的算法進行檢測,提高對復雜缺陷的檢測精度。
2008-2015 © aleader.hk 東莞市神州視覺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400-1189-123 總部電話:0769-22629057 郵箱:Aoi@aleader.hk 粵ICP備09013186號-2